Official Name:
目尔加壕堑MuErJiaHaoQianOur Name:
边壕 / BianHao
Other Name:
/
Period:明 / Ming Dynasty 1368~1644
Location: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多巴镇目尔加村西0.45千米处的山腰上——多巴镇中村七社西南0.05千米处的山根下 / QingHaiSheng,XiNingShi,ZhongXian,DuoBaZhenMuErJiaCunXi045QianMiChuDeShanYaoShangDuoBaZhenZhongCunQiSheXiNan005QianMiChuDeShanGenXia
[
Looking Local List]
Details:长城类别:界壕壕堑
起点经纬高度:东经:° ′ 北纬:° ′ 海拔:
终点经纬高度:东经:° ′ 北纬:° ′ 海拔:
墙体走向:该段壕堑先由南向北沿山腰分布,至GPS0711点转为西南-东北向沿山坡而下直至沟底。
建筑方式:该段壕堑的建筑方式为依山势从高处向下削挖,形成一定角度的陡壁,土堆低处为垄,从而构成壕堑,以达到军事防御的目的。壕堑口宽4米~6米,底宽1.2米~3米,深0.3米~2.2米;削山部分高3.5米~5米;垄底宽1.5米~5米,顶宽0.6米~3米,高0.3米~1.8米,垄部未见明显夯筑痕迹。
分段描述:该段壕堑起自GPS0703点,止于GPS0739点,全长1712米。壕堑内侧(西南)沟内有目尔加村、中村;外侧(东北)为绵延向上的山体。壕堑两侧主要为梯田。壕堑内外长满马莲、冰草、蒿草等。
第一自然段:起自GPS0703点,止于GPS0705点,长118米。壕堑消失。该段壕堑被耕地、便道破坏。
第二自然段:起自GPS0705点,止于GPS0706点,长48米。壕堑保存较差。此段壕堑呈南北向顺山坡疾下。西部向下削挖,土堆东侧为垄。壕堑口宽5米~6米,底宽2.5米~3米,深0.3米~1.3米;西部削山部分坍塌成缓坡;垄底宽4.5米~5米,顶宽2.5米~3米,高0.3米~1.3米。
第三自然段:起自GPS0706点,止于GPS0707点,长70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呈南北向沿山腰而下。西部向下削挖,土堆东侧为垄。西部削山部分坍塌成缓坡;壕堑被自然掩埋成台状,台宽3.5米~4.5米,局部凹。62米处有便道破坏了部分壕堑东部。
第四自然段:起自GPS0707点,止于GPS0708点,长37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呈南北向沿山腰而下。西部向下削挖,土堆东侧为垄。西部削山部分坍塌成缓坡;壕堑被自然掩埋,中部略凹。
第五自然段:起自GPS0708点,止于GPS0709点,长39米。壕堑保存较差。此段壕堑呈西南-东北向沿山腰缓下。西北部向下削挖,土堆东南侧为垄。壕堑口宽5米,底宽2.1米,深0.6米~1.9米;西北部削山印痕坍塌无存,高度不详;垄底宽3.5米~4米,顶宽1.5米,高0.6米~0.8米。
第六自然段:起自GPS0709点,止于GPS0711点,长55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呈南北向沿山腰分布。西部向下削挖,土堆东侧为垄。西部削山印痕坍塌无存,高度不详;壕堑被自然掩埋,中部略凹。
第七自然段:起自GPS0711点,止于GPS0712点,长35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由西向东沿山腰缓下。北部向下削挖,土堆南侧为垄。北部削山印痕坍塌无存,高度不详;壕堑被自然掩埋成台状,台宽2.5米~4.5米,由里向外倾斜,局部坍塌。
第八自然段:起自GPS0712点,止于GPS0713点,长27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呈西南-东北向沿山腰分布。西北部向下削挖,土堆东南侧为垄。西北部削山部分坍塌成缓坡;壕堑被自然掩埋成台状,台宽6米。
第九自然段:起自GPS0713点,止于GPS0714点,长23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由西向东沿山腰缓下。北部向下削挖,土堆南侧为垄。北部削山部分坍塌成缓坡;壕堑被自然掩埋,仅有痕迹可辨。
第十自然段:起自GPS0714点,止于GPS0715点,长21米。壕堑保存较差。此段壕堑呈南北向沿山腰而下。西部向下削挖,土堆东侧为垄。壕堑口宽4.2米,底宽1.2米,深0.4米~1.3米;西部削山部分坍塌成缓坡;垄底宽3米,顶宽1.5米,高0.4米~0.6米。
第十一自然段:起自GPS0715点,止于GPS0716点,长49米。壕堑消失。该段壕堑因平整土地被破坏。
第十二自然段:起自GPS0716点,止于GPS0717点,长21米。壕堑保存较差。此段壕堑呈西北-东南向沿山腰而下。东北部向下削挖,土堆西南侧为垄。壕堑口宽4米~4.5米,底宽1.4米,深0.3米~1.3米;东北部削山印痕坍塌无存,高度不详;垄底宽3.2米,顶宽1.1米,高0.6米。
第十三自然段:起自GPS0717点,止于GPS0718点,长31米。壕堑保存较差。此段壕堑由西向东沿山腰疾下。北部向下削挖,土堆南侧为垄。壕堑口宽4米~4.5米,底宽1.4米,深0.3米~1.3米;北部削山印痕坍塌无存,高度不详;垄底宽3.2米,顶宽1.1米,高0.6米。
第十四自然段:起自GPS0718点,止于GPS0719点,长21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由西向东沿山腰而下。北部向下削挖,土堆南侧为垄。北部削山印痕坍塌无存,高度不详;壕堑被自然掩埋成台状,台宽4米。
第十五自然段:起自GPS0719点,止于GPS0720点,长27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呈南北向沿山腰分布。西部向下削挖,土堆东侧为垄。西部削山印痕坍塌无存,高度不详;壕堑被自然掩埋成台状,台宽4米。
第十六自然段:起自GPS0720点,止于GPS0721点,长22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由西向东沿山腰分布。北部向下削挖,土堆南侧为垄。北部削山印痕坍塌无存,高度不详;壕堑被自然掩埋,仅有痕迹可辨。
第十七自然段:起自GPS0721点,止于GPS0722点,长34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呈南北向沿山腰而下。西部向下削挖,土堆东侧为垄。西部削山印痕坍塌无存,高度不详;壕堑被自然掩埋成台状,台宽3米~5米。
第十八自然段:起自GPS0722点,止于GPS0723点,长44米。壕堑消失。该段壕堑因山体滑坡而消失。
第十九自然段:起自GPS0723点,止于GPS0724点,长47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由西向东沿山腰而下。北部向下削挖,土堆南侧为垄。北部削山印痕坍塌无存,高度不详;壕堑被自然掩埋成台状,台宽2.5米~3.5米。
第二十自然段:起自GPS0724点,止于GPS0725点,长35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呈西南-东北向沿山腰而下。西北部向下削挖,土堆东南侧为垄。西北部削山印痕坍塌无存,高度不详;壕堑被自然掩埋,仅有痕迹可辨。
第二十一自然段:起自GPS0725点,止于GPS0726点,长21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由东向西沿山腰而下。南部向下削挖,土堆北侧为垄。南部削山印痕坍塌无存,高度不详;壕堑被自然掩埋,仅有痕迹可辨。
第二十二自然段:起自GPS0726点,止于GPS0727点,长21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呈西南-东北向沿山腰分布。西北部向下削挖,土堆东南侧为垄。西北部削山印痕坍塌无存,高度不详;壕堑被自然掩埋,仅有痕迹可辨。
第二十三自然段:起自GPS0727点,止于GPS0728点,长31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呈南北向沿山腰分布。西部向下削挖,土堆东侧为垄。西部削山印痕坍塌无存,高度不详;壕堑被自然掩埋,仅有痕迹可辨。
第二十四自然段:起自GPS0728点,止于GPS0729点,长59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由西向东沿山腰分布。北部向下削挖,土堆南侧为垄。北部削山印痕坍塌无存,高度不详;壕堑被自然掩埋,仅有痕迹可辨。
第二十五自然段:起自GPS0729点,止于GPS0730点,长33米。壕堑保存一般。此段壕堑由西向东沿转过山嘴。北部向下削挖,土堆南侧为垄。壕堑口宽4.5米,底宽2米,深0.8米~2.2米;北部削山印痕明显,高3.5米;垄底宽1.5米~3米,顶宽0.6米~1米,高0.8米。
第二十六自然段:起自GPS0730点,止于GPS0731点,长58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呈西南-东北向沿山腰分布。西北部向下削挖,土堆东南侧为垄。西北部削山部分坍塌痕迹明显,高度不详;壕堑被自然掩埋,现成便道,仅有痕迹可辨。壕堑东南部坍塌严重。
第二十七自然段:起自GPS0731点,止于GPS0733点,长110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由西向东沿山腰而下。北部向下削挖,土堆南侧为垄。北部削山印痕明显,下部有人为切削痕迹,高4米~5米;壕堑被自然掩埋成台状,台宽2米~4米。
第二十八自然段:起自GPS0733点,止于GPS0734点,长48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呈西南-东北向沿山腰分布。西北部向下削挖,土堆东南侧为垄。西北部削山印痕明显,下部有人为切削痕迹,高3.5米;壕堑被自然掩埋成台状,台宽4米。
第二十九自然段:起自GPS0734点,止于GPS0735点,长66米。壕堑消失。0米~49米段壕堑被便道所毁;49米~66米段长17米壕堑被平田整地时的翻土所掩埋。
第三十自然段:起自GPS0735点,止于GPS0736点,长26米。壕堑保存差。此段壕堑呈西南-东北向沿山坡分布。西北部向下削挖,土堆东南侧为垄。西北部削山部分上部被平整为耕地;壕堑被自然掩埋成台状,台宽3.5米,局部略凹。
第三十一自然段:起自GPS0736点,止于GPS0737点,长212米。壕堑消失。该段壕堑因平整土地而被毁。
第三十二自然段:起自GPS0737点,止于GPS0738点,长58米。壕堑保存一般。此段壕堑呈西南-东北向沿山坡分布。西北部向下削挖,土堆东南侧为垄。壕堑口宽4米~5米,底宽1.9米,深0.4米~2.1米;西北部削山部分坍塌严重,局部被耕地破坏;垄底宽2.8米,顶宽2米,高0.4米~1.8米。垄内侧有坍塌迹象,顶部有人为踩踏痕迹。
第三十三自然段:起自GPS0738点,止于GPS0739点,长165米。壕堑消失。该段壕堑因平整土地而被破坏。
与周边长城墙体、烽火台、关堡等的位置关系:该段壕堑西南接拉卡山壕堑2段,东北与中村长城1段相连。
墙体类别:壕堑
结构特点及构筑方式:
现状:
Type:
Protection Level:无
Content:
Memo:
Other Records:
Distribution:
visit location in Tianditu Map[recommend] Distribution:
visit location in Tencent QQ Map Distribution:
visit location in Google MapDistribution:
visit location in Baidu MapNational ID:630122382202170035
Action:[
Save in Data Basket ]
Picture:
Click the thumbnail to view the Big Pic. Click the Big Pic to Hide the Big Pic
Photo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