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城事
 任百姓评说 

2006-01-19 Thu

读关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2006-01-19 09:23:30

  城市建筑美学
  谭元亨
  
  “门”余意未尽,却又道及“关”了。其实,门与关,往往是不可分开的,如前面提到的“雁门关”,门关严了,也就成了关。20年前,我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原拟的书名便是《关塞万重》,还请秦兆阳写了书名,这名字得自于李白的《奔亡道中》,全名是“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这本书,是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的,可惜,为了迎合读者,出版时终改为《大漠之恋》了,本意还在,气势却少了许多,这也难怪出版社。
  当然,关与门还是不一样。门是寻常人家皆可有的,关则是因为战争、灾祸方才有的,带有硝烟乃至血腥的味道。拱卫古都北京,一线下来,便有山海关、松亭关、古北口、居庸关、紫荆关等等,读袁崇焕、读抗日战争史,这些关,都历历在目。一个个关,都豪气干云,让人感奋不已。
  20多年前,有机会驱车去西域,一路上,是玉门关、嘉裕关,还有阳关等。儿时背诵过的诗篇,无不在心头响起,最有名的,当是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还有王之涣的,也叫《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两首诗中,“关”所处的时(历史)空(万里、万仞),便不用再点缀上一个形容词,便把雄关的伟岸凸显了出来。本来,对于关防雄奇之美,已不是任何言语所能表述的了。
  当然,“朝呷一口水,暮破千里关”,“单于吹落关山月,茫茫原上沙如雪”、“昨夜秋风入汉关,朔风边月满西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给予人们的豪迈、悲壮,都离不开关。万重关塞,自会使人坚强起来,豪放起来,大气起来。杜甫就有诗称:“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这都是指庾信后半生为北朝所制,回不了南方,于是,诗也有了北人的悲壮,不妨录他一首《重别周尚书》:“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周尚书,名弘正,自陈聘周,周终放他南归,南归时庾信以此诗赠别,感叹自己却不得归。关隘重重,何日脱得了身呢?
  在广东,最负盛名的,莫过于梅关古道了。这是唐代大诗人、也是有名的贤相张九龄开凿的。传说中,岭道久久打不通,须用孕妇的血才能化开顽石,其妻闻之,又正有身孕,竟半夜上山,以血化开巨石,使大庾岭道可以凿通,这才有了梅关古道,使来自赣江水系章水的货物,经梅关,进入北江水系的浈水,从而,使珠江与长江再度携起手来,使粤北一度成为岭南的文化重心。
  一个“关”字读下来,与山有关的见多。只是在杜甫诗中,才见“江关”出现,诚然,在武汉,也有江汉关。当然,如今,出入境,当有海关,但这“关”已有转义了。而杜甫的江关,则是指荆州江陵,真正与水有关。不期这次在小北江考察,却在湟川,读到了一篇《湟关铭》的宋代古文,不觉一怔。该文中称:“湟关,南粤境也。”这“湟”当是因湟川而来,又何以成关?读罢,方知秦“南戍五岭,故湟关亦秦地”,后来,“孝武发愤,伏波受钺”,指的是汉伏波将军,讨南粤,出桂阳,下汇水——汇水即湟水,这才读明白,当是湟川两岸,群山崔巍,势同关隘,才有“峨峨湟关”为“粤之险”。于是,江流借助重山,也有了关之称谓。
  不过,这篇铭文论关,却别有深意,文末称:“举亿兆姓,纳之心胸。关河蒂芥,敢望其中。”这颇有点当今“胸怀百姓”,则无坚不摧的意味,所以,“关河”亦无可阻挡。这已超出建筑美学的话题了。不过,雄关大漠,其之壮美,当一般让人心胸开阔,读“关”,也一样教建筑师们破“关”直往,敢于创新矣。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南方日报


转帖于 2006-01-19 09:23:30 发表在分类:文化
(49874次点击) | 编辑 | 删除 | 关闭匿名评论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