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文化巡礼之第一讲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古建概述
一、文物建筑的定义
文物建筑事业的核心在于“认识”,关键在于“保护”,文物建筑事业是一个“认识―→保护―→认识”的不断递进深化的过程。
二、中国文物建筑的历史定位
1.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定位
2.近代东方学者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定位
中国之建筑居东洋三大体系之一(中国、印度、回教),为 汉民族所创,与西方迥异。其涵盖范围以中国本部为中心,南及安南、交趾支那,北含蒙古,西含新疆、东含日本。“其历史异常之古,连绵至于今日,仍然保存中国古代之特色,而放异彩于世界之建筑界,殊堪惊叹。”
林徽音《清式营造则例》绪论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三、中国文物建筑研究史
(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学者的研究考察
1.主要学者及其代表成就:
伊东忠太(1867-1954 ):《支那建筑史》等
关野贞(1868-1935)、常盘大定(1870-1945):《支那文化史迹》、《支那文化的遗迹和其保存》(《大观》1920.7)、 《支那佛教史迹踏查记》、《天龙山石窟》等
2.研究的目的:
了解日本建筑的起源,驳斥欧洲对东方建筑的贬低。
3.日本学者对中国文物建筑保护的认识和建议
*对日本学者理应有的两种态度: ①学术钻研刻苦精神值得学习。②破坏并窃取了中国大量的文物。
(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中国学者的考察、研究
1.20世纪30,40年代的营造学社:
创始人 朱启钤:发现刊印了宋《营造法式》
2.主要学者
(1)梁思成、林徽音
(2)刘敦祯
3.考察路线
*佛光寺之行的重大意义
四、中国文物建筑发展阶段
1.起源:
2.初步形成期——夏商周
3.第一次发展高潮——春秋战国秦汉
4.第二次发展高潮——成熟完善期
5.夕阳凝滞期——明清
----------
2007.3.18 梓人学社
阿印于
2007-04-10 23:58:25 发表在分类:
梓人留念 中
(51091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