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红色之旅——杨昌济先生故居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京城红色之旅,还是要从中国的红色源点——北大红楼始起。北大红楼从1916年始建,1918年9月红楼建成。因大楼用红砖砌成,故称红楼。是北京城内一座具有极不平凡历史的建筑。自红楼落成伊始,她就成为中国先进思想和文化的策源地。红楼,红色的起点。红楼出名,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她经历了中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的洗礼后。成为了中国先进思想和新文化的前沿阵地。由于蔡元培出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他提倡新文化、新思想,主张各种思想“兼容并包”,提倡学术民主。在他主持下,北大出现一批新派教授: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相继到北大执教。一时间红楼内出现许多新团体和进步刊物。红楼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营垒。也成为了北京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活动的重要场所和中心。一大批仁人志士在这里了解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这里主持成立了北方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李大钊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 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图书馆成了北大校内一个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场所和中心。
我在北京生活了五十余年,也曾多次由红楼下漫步而过。我的相机几乎漫游了全国,但是,始终没有对准这样一个历史意义如此伟大、深远的她。这不能不算是个失误。08年的2月26日,北京的天气晴好,是应该抓紧时间弥补遗漏的时候了。于是,下午由西郊玉泉路的家出发,进城开始了我的红色之旅行动。行进路线:第一站,东城区豆腐池胡同,杨昌济故居。杨昌济是毛主席的老师,杨开慧的父亲。1918年被娉为北大教授。毛主席和蔡和森准备到法国勤工俭学前曾住在这里。第二站,景山东街三眼井胡同,毛主席的故居。这是毛主席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时的住所。第三站,北大红楼。第四站,北大老图书馆。行动的目的:探访先辈的历史足迹,领悟红色革命传统精神,弥补自己知识的遗漏和失误。
第一站顺利的到达。只是那里闭门谢客“谢绝参观”,我从门缝里什么也看不到。只好在门口拍了一通照片。在那里不时有三三两两的过客停留,仔细的阅读镶嵌在灰色墙面上的杨昌济先生故居的注语。我想,他们来此的目的可能和我一样吧,因为他们的语言是普通话。我曾到过韶山、长沙、井冈山、广州、遵义、延安、佳县、五台山、西板坡、香山、中南海的西海岸、东海岸、天津、武汉、杭州、庐山、秦皇岛等地毛主席的故居。然而,近在咫尺的豆腐池胡同15号院,毛主席在北京的第一住所却没有瞻仰。不应该呀。第二站是三眼井胡同,也非常顺利的到达了。我走进三眼井胡同,由西向东挨门走到头,没有找到毛主席的故居。后来打听才知道毛主席的故居不在三眼井胡同,是在吉安所左巷8号。听说那里曾是人流不断,车水马龙,现在的房主人成年累月的不得安宁。后来,“毛主席故居”的牌子不翼而飞了。再后来,像我一样的访客到这里来,也是像我一样的兜个圈子,才能找到毛主席的故居。第三站是北大红楼。由于已到了下班后的时间,大门的保安人员婉言谢绝进入。经我再三述说来意,只是为趁此时的好光线拍两张照片时,才允许在院内的楼前拍照。并非常负责的时时刻刻的盯注着我的行动。由于红楼前面的院子狭小,拍照的位置不得选择,红楼的侧面照片有些变形,红楼的正面照片只能照个大门。第四站是北大老图书馆。老图书馆的位置,只知是在松公府内。松公府,原为清乾隆朝大学士傅恒宅第。清末,裔孙松椿承袭公爵,该府即称为“松公府”。民国初,此宅归并北京大学。松公府图书馆是我国现代建筑的前辈。在北京这座古老的皇都中心,建造出当时世界上也是最现代的建筑,实在是惊世之作。松公府图书馆,现在于一个警卫制度严格控制之下的单位里。急切想目睹惊世之作的心情,使轻易不求人的我,以求助于老战友帮助,得以在警卫战士的引导下满足了我的心愿,目睹了松公府图书馆的遵容,拍到了一般人通常拍不到珍贵资料照片。
半天的京城红色之旅,时间紧,安排的内容多。马不停蹄的在人流中穿梭,成就感、满足感、幸运感、自豪感,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半天的京城红色之旅,使我感想有三:一、今后每次行动在时间、内容的安排上不能满打满算,要留有余地,以保证考察的质量。特别是确保照片的质量;二、以前集中时间到远处考察的次数多,忽略了眼摸前的题材。有舍近求远之嫌。今后需要抓紧时间远近结合,题材兼顾;三、我的时间、精力、体力、知识贫乏唉,晚矣!
司令于
2008-02-28 16:01:42 发表在分类:
驿路拾零 中
(48143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