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穿行之外--与小站朋友一起跨越赤城长嵯(上)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穿行在穿行之外
——与小站朋友一起跨越赤城长嵯
时间:6月5至6日
穿越路线:赤城朝阳观——二道凹 ——胡山庄——长伸地
人物:点点8848(简称点8),Taxiti(塔西堤),Mini,0n0n,擦擦,燕燕,格桑,
菠萝怪,长啸,随手,闷闷,老普,狄仁杰,阴转晴,山居秋茗
楔子 有朋要从远方来
5月31日,小站论坛上发出贴子:Return of the Captain——剑指长嵯!!! 本周末目标:河北赤城四十里长嵯 ,发贴者长啸。
小站的朋友要来赤城。
五一之后虽然又三次前往长嵯周边考察,但感觉对长嵯的理解还是支离破碎的。自己必须要保证周末的时间和穿越路线的合理。沉淀思绪后,按照朋友们的意愿,结合自己对长嵯的理解,在网上发出这次行走的初步计划:第一天,游览朝阳观、千佛洞、看丹霞地貌——登顶——过二道凹——山地住宿(胡山庄附近)期间可以轻装攀越嵯顶); 第二天,清晨轻装俯瞰仙鹤沟——背包过王家庄——长嵯北起点——看古长城——下山 。之后几天里自己尽量收集更多的资料,做好出发前的准备。
一、出师未捷——阿拉丁的神灯灭了
一早起来到农产品早市买了新鲜的黄瓜,真正的顶花带刺。8:00,收拾好背包准备前行时,接到长啸电话,由于事先没有预料到山区路况,所乘的车刚到居庸关就开锅了。8:30,电话告诉我,有另选它路的想法。我这边又碰到拦路截车检查的、修路阻车的。前前后后,我们在滴水崖下相聚已经是中午12:20了,比我预定的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
长城为纽带,追溯相识渊源久远。朋友相见,没有客套和拘谨。一一认识了只闻其名、其事的小站名流。长者风范的老普,清瘦的年轻人是长啸,狄仁杰的个子原来这么高,菠萝的眼镜透着智慧,总是能带来好运的阴转晴和深沉得不苟言笑的闷闷,随手算上队伍里的帅哥,很象一个叫郑少秋港台艺人 。靓色多多,一群漂亮MM。长城小站长嵯考察队一行十五人。
由于有效时间减少,只得在行程上作调整,把下山路线定为胡山庄,长伸地作为此次穿行的终点。
滴水崖下的树林边,我们用餐。
1:00,看朝阳观。十五个人只有七个人到朝阳观看石窟,其余人等在岔路口等候。对于朝阳观自己在《穿越四十里长嵯》中做了详细介绍,另外又专门写了《朝阳观前话古今》、《观朝阳观后的三个遗憾》等文,明显感到开发朝阳观的困惑。已无讲解的兴致。只对朝阳观的历史和事件做了简要介绍。任朋友们自己去感受500多年石刻和壁立万仞的崖体所带来的震撼。朋友们先后看了天柱、碧落洞、小悬空寺、三清殿等景观和里面的外罩泥面的石刻雕像,我又专门带他们看了刻有“观棋不语贞君子”的仙人对奕棋盘。
前后大约一个小时,我们重新相聚。却意外发现出现了伤兵。格桑MM脚崴了。看大家围着她的脚又是冷敷,又是上药忙得不以乐乎。最后商定,由菠萝护送,格桑MM下撤,到后城等待。老狄忙着上日记、拍照,于是有了那只美丽大脚的特写,原来他以前详细的日记都是这样得来的。
“看不到神灯了。”一MM惊呼。在前几天就看到一MM“阿拉丁神灯终于回来了 ”兴奋的帖子,一直不解。这时,朋友才告诉我所谓“神灯”为菠萝的炉具,因造型漂亮似那盏神奇的吉祥物,又为许多朋友们做过巨大贡献,被朋友亲切地呼为“阿拉丁神灯”。如今“神灯”肯定要离开大队,连我也遗憾至极。
行程尚未开始,便有大将退出,怎么说也早了些。
二、践行古道
下午2:00,沿滴水崖石壁往东过正阳门,绕千佛洞上山。县志载:“……自基徂巅,盘道一十七里零十有三步。其顶方正,有水有田有河,有奇花异树。其飞走者,有鸣鸟有独角兽,绝不类下方世界。”很有诱惑力。事先做了详细的打探,从千佛洞上长嵯有小路,二里路。与县志记载相去甚远。看来真的是“绝知此事要躬行”啊。过千佛洞后,向北一条布满荆棘的一条羊肠小路若隐若现,不远处一条大路不时发出诱惑。根据经验判断,不应背弃小路。向朋友做了简单交待,自己加快步伐,前行探路。事实证明,我们选择的路是正确的。站在山脊处,回顾来路,仰视去路,不禁为之叫奇。山上山下均见不到有路通过,但它却印证了“车到山前必有路”那句老话。我的感觉是“此路只有仙人过”啊。此时回望滴水崖,笔直峭立与圆形弧线相映成趣,巧夺天工,与正面笔直之崖神态迥异。此处被阴转晴拍了片子,老普与队员后面的弧型巨岩。据一牵马老翁所言,顺路翻山距小嵯10里、二道凹20里。按老翁指点,还有一路沿峭壁蜿蜒可上滴水崖正顶。那是一条惊险刺激的路,百丈悬崖之间,大概仅容一人通过。朋友们陆续而至。那个难解的哲学问题又一次摆在我们面前:人不能同一时间踏上两条不同的路。稳妥起见,奔小嵯,把另条上嵯之路留予下次。
经常进行野外穿越的缘故,小站朋友的体力、耐力和攀岩技术不可小觑,“小天梯”已让我领略一二。前后两个小时,4:00实现登顶。
确如县志所言,嵯上有田,有水,但事实表明,水已经告急,山上的百姓都要到山下取水。所谓奇花异树,是因为树木花草因海拨升高而变化,确不类下方世界。独角兽是什么?我没顾得向当地人证实,也许以前确有,但不排除是折了一只角的老牛吧。哈,哈。
登顶的时候,一只鹤从头顶翩翩南飞,它飞得很低,长长的腿和颈看上去非常好看,飞翔的姿态也很优美。赤城自古是鹤的故乡,现在全县的鹤大约仅剩百余只了。鹤在天空自在飞,没做停留,让后面紧跟上来的燕燕MM大喊遗憾。她的个个子很小,来自垄上兰州,体质却出奇的好,基本保持在第一梯队中。她的可圈可点之处就是脚踏一双凉鞋来傲视群山险崖,我总忍不住多看几眼,怎么看怎么觉得象红军叔叔长征时穿的草鞋。也许它并非我们想象的缺乏战斗力。此脚此鞋被老普指定为此次穿行最大看点,被老狄收入记录照片。
三、长嵯之巅上的峰火台
我们行走的路线和老普标的路线没有什么两样,首先路过的村庄是小嵯。由于基本属于直线式的攀升,所以一上来,就是大面积的高山草甸。接近小嵯村落时开始有耕田。
路边等后面的朋友边和在田间锄草的一对姓耿的老乡夫妇闲聊。他们对我们的行为照例存有好奇、不解,也有期盼,他们知道如果开发旅游会对他们带来好处。令他们最为惊叹的是我们队伍中的MM,和MM背上的大包。“下次来别带锅了……”他们走出老远他们还喊,他们的淳朴一如这里的生态。
小嵯村,有十几户人家,西靠长嵯,东有路通山外,立于村头的老榆树见证着这个村庄的历史。从小嵯出来沿着一个老大爷指的方向继续北行。上山下梁后,走上了今天的第一次错路。好在没多远便遇上了一位指路的牧羊姑娘。在我的想象中牧羊姑娘应该是一袭白衣,一声清脆的鞭响,然后是一曲好听的牧羊曲,日出蒿山坳……。眼前的这位姑娘,红红的脸庞,健壮的身体,一样的放羊鞭挎在肩上,典型北方姑娘。姑娘详细地给我指点路线。当我问及禁牧的事,她说没几只,有一点不好意思。朋友们下撤,我切山而过。
切山而过的好处就是省去很多爬山的路,居高临下看朋友们在谷底穿行。岔口处,放下背包,踏着厚厚的草,向着西方远处长嵯边的一座峰火台走去。与峰火台相连的是几座状如城堡的巨型岩石,一线排在至东南滴水崖正顶。现在的高山草甸的绿色虽不浓厚,但也有了模样。高山草甸美就美在有着优美的弧线。记得县里的一些宣传资料上把这里形成四十里空中草原,虽然有模仿蔚县空中草原炒作之嫌,但现在感觉也未尝不可,一边是万丈绝壁,一边是草甸,行在草甸上看嵯下景观如在空中。空中草原可谓名付其实。不过如果包装成四十里空中绿色长廊岂不更妙哉?
嵯边的峰火台渐行渐近。岁月的流转,使其仅为一堆乱石,堆状之高之大,证明当初之高大雄伟。不敢断言南端的几座城堡状的巨石是否被当初所利用,但它确是长嵯南端第一座人工峰火台。爬上峰火台,站在一个绝佳的制高点。东望朋友们还在谷底疾走,南望平坦的高原草甸急剧直下,形成万仞崖壁,西望层层山峦尽在脚下,北部一崖突出,提醒我自己是在悬崖之巅。悬者,危险也。尽管我没有恐高症,仍小心地选择着脚下每一个落脚点。鸟瞰西部,如看沙盘中的山川河流村庄道路,举起相机,如在航拍。
阴转晴在我下撤时顶上了峰火台,并拍下了绝妙的嵯上风光,把只有两人见证的无限风光传给了每一位读他贴子的人。
四、心怡神往——二道凹的腐败大餐
二道凹,地处四十里长嵯之中端,因此,无论从长嵯哪端行走都是理想的中转站。也正因为如此,它的名字永远充满着诱惑。
从峰火台下撤,已经有先头队伍走过,并选择了今晚第一个宿营点——落叶松林畔的一片平平的草地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理想的栖息地,只是朋友们倒掉了饮用之外多余的水。另外,山上的风也显得大了些。中和所有意见,继续向二道凹前进。
几个峰回路转,终于可在嵯脊上望见目的地——二道凹。居高北望,二道凹正如它的名字呈现出“凹”形。村西经过一些高山丛林的攀升,然后是笔直的嵯,村东直接就是笔直的嵯,嵯过后又形成一个“凹”形村落,那也叫二道凹,如今是二道凹村委会所在地。两个并列的凹地,大概就是二道凹村名的来历吧。背靠大山,北有小路5里到达胡山庄,西北有小路沿嵯顶至长嵯北端。
7:30,到达二道凹村。眼前的二道凹熟悉和亲切,比前些时来的绿色更浓了,多了几分妩媚。
在上次用餐的井边找到一处理想的宿营地。这是一处以前废弃院落的框架,平坦背山,围墙也是一个“凹”形,中间大,两侧小,男士们六只帐篷选择中间大居,女士们两只帐篷在左侧偏居,享受别墅待遇。期间,我们遇到这里唯一的留守者、最后一个二道凹人老彭大哥,我把他介绍给朋友们。还有一位回来收拾农田的二道凹籍老乡。
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第一次和小站朋友们外出,让自己长了见识。到后来自己也没有记清所有的食品,比如说汤有海鲜汤、酸辣汤、玉米羹,面有荞麦面、粉丝面、方便面,还有小白菜、黄瓜、小西红柿等蔬菜,其他各类食品还多多啊。
看着朋友们张罗着做饭,一起和朋友享受腐败大餐,体会着穿越跋涉之乐。如果是自己,此时早该在一包方便面之后休息了。把享受腐败作为野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文化。作为一次聚会,只不过为聚会找了一个主题,把聚会搬到了野外、黄河边、长城上,和着古老的中华文化品酒、赏月、大吃、特吃。我羡慕这种方式。而以前的我更象一名手持一钵行南海的苦行僧。闷闷的两只汽炉非常敬业,应该不会逊色于神灯。感谢同样敬业的on on,点8,随手,把晚餐做得一丝不苟,是他们的奉献精神,让我们享用了一次可口的晚餐。还有山西来的阴转晴,一小瓶陈醋使晚餐可口迅速攀升,使山西陈醋成为最为抢手佐品。老狄的小二(锅头),甘甜无比。吃饭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叫taxiti(塔西堤)的姑娘,名字挺难叫,记得她有一张好看的照片,那是在贵州身着民族服装的一位漂亮的大姑娘和一群漂亮的小姑娘。
走了一天有些累,大家围着篝火,没有唱歌,彼此聊着轻松的话题。事先约好的月亮MM,由于阴天而爽约。
22:30,一声令下:女生下撤。关灯。男生实施灭火。
回帐睡觉。先还有一些谈性未尽的私语声,不一会儿,寂静的山野便响起了均匀的呼噜声。山神感动地聆听着。
一夜无梦无话。
山居秋茗于
2004-06-17 16:23:12 发表在分类:
小站点滴 中
(48627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