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赤城四十里长嵯(三)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寻觅二道凹
早晨,告别胡山庄。
相机取景框里定格了浅蓝色炊烟下这个普通的山村、几声鸡鸣。
幽静、奇特的谷底风光诱惑我们放弃了简单的大路。一路惊叹眼前的景色,收罗着大脑里储存的诸如“鬼斧神工、壁立万仞”之类的词,感叹着自己的语言的贫乏和景色的奇特。约两个多小时,我们到达山脊。
山脊上,远处的紫塞山再一次诱惑我们背离目的地而向它们走近(紫塞山:因几座山犹如长城盘旋,甚为壮观,我突发灵感而命名)。朋友叫我用“诱惑”为题写写这天的故事,但我却把标题定为《寻觅二道凹》。二道凹可能是目前资料里仅有的对长嵯的描述。因此,在我的思维形成一个定式,不到二道凹就没有到长嵯。一路上,我为刘兄讲难于蜀道的嵯上人家,讲天上掉牛、“上天”走娘家的故事,但二道凹给我的印象是抽象的,也是新奇的。
我们的走向是西北至东南,右边的植被破坏的很厉害,明显感到散落在山上谷内的几户人家生活的困苦。而左边的山势和植被则不能单用一个“好”字概括,可谓山高谷深,层嶂叠嶂,薄雾轻烟缭绕,赤壁奇峰不断。我没有到过黄山、张家界,但能够感到眼前景象颇似画中黄山、影视中的张家界。后来,我知道此峡谷叫仙鹤沟,整个峡谷奇峰遍布、峭不可攀。谷内有洞名仙鹤,长约十六米,可容纳二千多人,因曾有仙鹤居住而名。穿越丛林山巅,大约一个多小时到达紫塞山下,此山还无路可攀,只得顺弯弯的丛林山道得绕山攀行。不久,过“天门”入天门峡(还是我的命名)。
顺山路深入谷底是我们没有料到的。如此起伏,对于我们只意味着上上下下的忍受,忍受V字形路线徒增的劳顿。
谷底,我们有了这次穿行的奇遇。也就是遇到被我们最初误认为二道凹的嵯上人家——梨树沟。这是名符其实的嵯上人家。山村最多四、五家,立体式点缀在嵯上嵯下,沟壑山间规整地排列着数弯耕地。时节尚早,几畦春韭成为园中少有的绿色,犹显生机。跟着梨花若有若无的香气,沿着整洁的石板路,几度峰回路转,我们来到村下。
注意!是村下。嵯上人家令我们仰视。
嵯下,一眼的古井几近干涸,仅有一瓢之水。我们来到嵯上一户人家,一扇旧门敞开着,一只小黄猫被我们惊得跳到屋内窥视着我们。主人不在。卸下背包,刘兄独自休息。我饶有兴趣地穿行在嵯上嵯下,才发现几户人家都已人去屋空。几户人家布局合理,户与户之间交错相通。牲口圈、草房功能齐全,可见当初人们生活的认真。一盘老磨、一架旧犁更具风情。
村落东侧是一块巨岩支起一点空地,面积可容三、五人。因其凌空绝渊,最宜仙人闲坐。坐在几架石板凳上拍照,心却总惦记得背后的空悬绝壁。此处最佳景观就是可以由此嵯平视彼嵯,俯视它的高度,连接两嵯的是嵯下仅容一人通过的狭长通道,类似三峡上的古栈道。
笔直的赤壁老嵯,蜿蜒的栈道。
顺一条上山小路继续攀行,循人语,发现另一处嵯上人家。三间平房,一母一子闲话院中。攀谈间,得知此处为梨树沟,户主刘姓,今年四十岁,未婚,与老母亲居住。现在村里仅剩下他们和一位80多岁的老人两户。他告诉我们,此处在胡山庄东南,外5里是即是双桥村,二道凹的在胡山庄西南,距此20里。这个大三角至少增加了40划里的路。
久居山中稀见客的缘故,他把我们送出很远。
自始至终我们也没有见到那位敞开门欢迎我们的80多岁的山民老大爷。
夜不闭户,在这里理论存在。
一个半小时,我们返回,站在一处至高点上再一次凭山势寻找二道凹,那个真正的嵯上人家。
嵯上人家——二道凹
二道凹给我的震撼,没有想像那样大。村子占据的面积比较大,几间瓦房和岩石垒的院墙都很整齐。仔细辨别才发现该村四面环嵯,村依嵯而建,村在嵯上,村上有嵯。村北几株老松树十分健壮,以前象建过什么庙。差不多家家院旁都有一株梨树,现在正是梨花盛开的时节,感觉香气袭人。闻犬吠叫开一家柴门,几个儿童少年把我们让到屋内,依然只有一位男主人(沿途村落女子大都飞到山外),他姓彭。彭大哥告诉我们二道凹村以前有120户人家,分24个自然村散落在长嵯上,现大多迁走。目前,二道凹村只有他们一户居住。喝水闲聊,尽量捕捉更多的信息。他又告诉我们,抗战时期,此处为八路军的一个据点,发生过几次重要战役。我想这不足为奇,如此险峻的地势,易守难攻必会被我军看重。村落中,我们一一对应“上天回娘家”、“天上掉牛”故事的真实地点,很难对应,随处都可能发生,也许非此二道凹而是彼二道凹吧。时间已经很紧了,我们匆匆告别,沿涧底公路奔朝阳观。此时的道路已非昔日的蜀道,可行摩托、三轮之类的机动车。周边整齐的峭壁不时给人以震撼。没有想到二道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很难断定哪是“南天门”、哪是“刀棱线”。24个小二道凹够我再走两天的了。有意思的是,沿途的村落只有二、三户,均以胡家、 常家而称,环境都很漂亮。
本来写二道凹已近尾声,我又想起了那里的人,平凡、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岳文海大哥、不善言谈的彭大哥……
说着一口好听京腔的两位老大妈(此地接近北京)告诉我,上午有两辆北京的车来旅游了,“我们这成旅游区了”老大妈掩饰不住的喜悦和激动。
会的,很快会有人关注这方风水宝地的。
寻觅二道凹是个艰辛而又愉快的过程。半天来,本应25划里的路程,我们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行程80多划里。
频频回首,看随着角度变化而变化的景致。
我们还没有真正走进二道凹。
闲话朝阳观
此次穿越的终点自然是朝阳观旅游度假区——滴水崖。
5月6日17:40,我们站在滴水崖的东端,看丹霞落日。最早提出此处为白河赤壁的是北京一些爱好旅游的朋友,原来只以为其形仅似赤壁,查阅资料,才知其为名符其实的丹霞赤壁地貌。去年制作旅游网页自己曾系统地查阅了关于朝阳观的资料,也就是目前赤城人和到过赤城的人都知道的。这里赘述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也是保证这篇穿越游记的完整性。
滴水崖,又名碧落崖,位于赤城县东南45公里处,四十里长嵯的最南端。该崖拔地而起,高可千仞,光滑如砥,色泽丹赤,气势逼人,有“幽燕第一峰”之称。明汪道享《镇星记》描述此山:“崖状瑰异,直上一百八十丈。其麓俨一大圆盘盛之,围而度之,记十九里,有香炉峰、碧落洞,西方景诸胜迹,其右崖石穴有泉滴沥,隆冬不冻,故名。”古人认为,此崖是镇星的精气体现,辟护着首都北京,是“为帝之瑞、秘而不宣”的地方。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宣府官员吴钦游览到此,在羽士李演琦的游说下在此修建道观。崖的正中是一方形石洞,洞东刻“关外名山”,洞西侧刻“壁立万仞”,顶额为“塞奇观”。朝阳观,位于滴水崖底,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整个建筑由东西天柱、大雄宝殿和千佛洞三部分组成。天柱东刻“天柱”,西刻“乾坤柱石”两天柱之间的峭壁上镶嵌着八座宝殿,宝殿分为泰山殿、三官殿、三教殿、三皇殿、真武殿、三清殿等;千佛洞位于大雄宝殿的半崖上,有大小石窟三个,在千佛洞的石壁上整齐地排列着1008尊千姿百态高浮雕小佛。
现在来看,当时的修建规模绝不止于此,崖壁大量留有当时开凿过而未成形的痕迹。传说此处设计规模之大,耗资之巨都要超过山西的云岗石窟,立意为北方最大的宗教石窟。但历史证明,镇星石没有挡住晚明的腐败和没落,后期频繁的战火迫使该工程只修了5年便草草收工,结束了巨额耗资和百姓空前的劳顿,但也为我国石窟建筑史上留下了一笔深深的遗憾。据史料载,当时施工的人们光食盐就吃掉48石(折合1.44万斤)。
文革期间,朝阳观石窟建筑遭到严重破坏,现石像雕刻残缺不全。1998年后城乡政府进行了一次蹩角的修复,虽然增添了更多的遗憾,但开始使三教合一的宗教圣地香火与日俱增。游客们还能在崖体和建筑设计上感受到自然和人工景观带来的震撼。
汪道享的文章里还描述:“……自基徂巅,盘道一十七里零十有三步。其顶方正,有水有田有河,有奇花异树。其飞走者,有鸣鸟有独角兽,绝不类下方世界。”由于此次是沿二道凹沿谷底出来的,因此无缘一睹上方世界,只把遗憾留等下回。
吟诵朝阳观的诗很多,被广泛转用的是明代吴礼嘉写《游滴水崖朝阳观值雪》:“绝塞何缘得此奇,蓬壶疑自海天移。丹崖壁立三千尺,碧水珠悬十二时。观宿云层霄汉迥,径廻曲涧薜萝欹。朝阳不独晴光好,玉树清尊雪更宜。”
山居秋茗于
2004-05-18 18:43:40 发表在分类:
小站点滴 中
(48694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