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赤城的朋友,发篇文章,是我笔下的青平楼。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赤城长城五日穿越》之〈二上青平楼〉
终于可以与清平楼隔川相望了。近处平平的草甸把山脊勾勒出优美的弧线,背后衬着蓝天白云,如一网友所讲,色彩近乎空灵。远望清平楼口,静卧于两山之间,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由于没有长镜头,只得以一株孤伶伶的白桦树为主体,远景为固守了千年的隘口。左手遮住西来的阳光,按下了快门。这个角度看上去很好,遗憾司令没能看到。
16:45,到达青平楼口。
青平楼口,历史上是个重要的隘口,明清两朝都派兵把守,只是清朝时已经成为沟通白河界与黑河界的主要通道。县志载:隘口两侧设两个楼子,右侧为关帝庙一座和官兵营房。抗战时期,因为山后的东万口已经成为伪满州国地界,清平楼一线又成为平北抗战的前沿。如今两个楼子,都已只有夯土,关帝庙也只残存地基。
前几天,我陪司令专门来过一次。早就听文物馆的李馆长讲过,清平楼口有一座比较好的楼子,有一立于清朝的石碑,沿长城内侧还有石砌的圆型建筑物。我把这些告诉当时正在赤城考察长城的司令。比较好的楼子就叫清平楼吗?清朝何以在此立碑?石砌的圆型建筑物为何物?是与长城建于同期的吗?我们正是带着这些疑问第一次登上清平楼口。与我们同行的还有县宾馆高燕经理。龙门所镇张书记对我们的行动给予了热情的支持,专门派一北京2020吉普载我们通过根本不可称之路的河川。应该说那次是不虚此行。保存完好的楼子屹立在隘口东侧的山梁上,尽管门额已不在,从其建筑规模来看,它就是清平楼,我爬上了保存基本完整的清平楼的顶子;司令根据石头上的苔痕断定圆型石砌建筑物与长城不是同期,为后期修建的,这证明了为抗战时期产物;石碑立于清光绪十年,记载了当时龙门所守备募集资金修建口内外道路和官兵营房事迹的。我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拍了照,司令还特意拍了碑文特写。司令俯卧拍摄的动作很专业,象是打枪,他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让我敬重。由于时间仓促,当时没能来得及抄下碑文,恰好留给这次,算作另一收获。
旧地重游,一切都是那么亲切和熟悉。卸下背包,顺手掰了一个向日葵花盘径地奔地里向做活的农民老大爷打探路途。之后,取出食品,边吃边匆匆抄写碑文。
山居秋茗于
2003-12-25 21:54:28 发表在分类:
小站点滴 中
(48527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