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明长城考实》·点校版
明长城考实
华夏子·著 长城小站·校考
  << 上页 目录 下页 >>  

 

  大同镇

  大同镇,因总兵驻大同而得名。大同古并州地,春秋时一些少数民族驻牧于此,战国属赵为云中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平城县属雁门郡。汉承秦制。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冒顿单于围攻晋阳(今山西太原),高祖亲率三十二万大军迎战,被困于白登山(今大同东北)七天七夜,后用计重赂冒顿的皇后,始得突围。以后大同地区做为军事重地,为历代兵家所重视。明王朝建立后,更视大同地区为关系其兴衰安危的边塞要地。
  顾祖禹在其《读史方舆纪要》中,记叙大同镇地理位置之重要时,称大同镇为“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居边隅之要害,归京师之藩屏”。1
  据《大同县志》载,大同城为“明洪武三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增筑,周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址砌以石墙,甃以砖,门四”。2
  《明史·太祖本纪》亦载: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正月,命“周王棣、晋王枫率河南、山西诸卫军出塞,筑城屯田”。3当然这里所说的筑城屯田,并不一定专指修长城,亦可能指修住兵的城堡,但由此时起,即开始经营大同边地防务无疑。
  明王士骑《三云筹俎考》载:“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置镇守总兵官,于是大同称镇。”4
  《大同县志》中记载,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余子俊以户部尚书兼左副部御史,总督大同、宣府军务时,由“大同中路起,西至偏关接界去处止,东西地远六百余里,地势平坦无险可据,应调集中、西二路征操马步官军并屯种宦舍余人等做与墩样,从中路起随小边故址,每二里立墩台一座,每座四面根脚各阔三丈,高三丈,对角做悬楼二座,长阔各六尺。空内挑壕堑,阔一丈五尺,深一丈许”。5
  《大同县志》亦有记载:“成化二十一年,总督军余子俊请筑长城,五月都指挥顾纲以京营兵六千助役。”6由此可见成化二十一年筑墩台,并挑壕堑,筑城墙,将墩台连成一线是无疑了。但文中所淡“随小边故址……”,其“小边”肯定是成化二十一年以前所筑长城。另据《明史·余子俊列传》记载,余子俊在向朝廷请修宣大边墙时,说:“东起四海冶,西抵黄河,延袤千三百余里,旧有墩百七十,应增筑四百四十。”7也同样说明这个问题。但具体为哪年所建呢?既有明洪武至成化年间所建可能,亦有沿袭明以前所遗存旧长城的可能。
  大同镇长城主要是在明嘉靖年间修筑的。据《大同县志》记载:“壬寅六月(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廷椎(翟鹏)总督宣、大、偏、保并节制山东、河南,公乃挑修大同壕墙一道,深广各二丈,且垒土为墙,高复倍之,延袤二百九十余里,添筑新墩二百九十二座,护墩堡一十四座。”8
  “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巡抚詹荣以大同无险,乃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十四。”9
  “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总督翁万达及都御史詹荣、总兵周文议曰:‘堑可填渡,且不利拒守,故必成长城。长城必有台,利于旁击;台必置屋,以处戍卒;近城必筑堡,以休伏兵;城下留数暗门,以便出哨。’又曰:‘自阳和宣府李信屯旧无城,自丫角山至阳和旧有堑或城而不固,三月令通筑长城,补故并刃新,凡三百余里。敌台暗门称是增筑保安堡,设兵戍守,又多筑土堡于内,以屯伏兵。’”10
  《明史·兵志》还有这样的记载:“翁万达之总督宣、大也,筹边事甚悉。……乃请修宣、大边墙千余里,烽堠三百六十三所。后以通市故,不复防,遂半为敌毁。至是,兵部清敕将修补。”11这里所说的两次修边,第一次当在嘉靖二十五年,第二次是在万历年间。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中有“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四月户部发二十六万二千余金修大同边墙,岁费五万”。“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二月,筑大同镇屯堡二百五十七,敌台千二十八所”。12
  根据《三云筹俎考》所载,大同镇长城及刑八路镇守,由东到西依次为:
  新坪路,边墙沿长四十九里。
  东路,边场沿长九十六里。
  北东路,边墙沿长九十六里。
  北西路,边墙沿长七十七里。
  中路,边墙沿长一百二十四里。
  威远路,边墙沿长二十九里九分。
  西路,边墙沿长四十七里六分。
  井坪路,边墙沿长三十一里。13
  关于大同镇将领配置情况,据《明史·职官志》载:
  镇守大同总兵官一人,旧设,驻大同镇城。
  协守副总兵一人(旧为左副总兵,万历五年去“左”字,驻左卫城)。
  分守参将九人,曰东路参将,曰北东路参将,曰中路参将,曰西路参将,曰北西路参将,曰井坪城参将,曰新坪堡参将,曰总督标下左掖参将,曰威远城参将,万历八年革。游击将军二人,入卫游击四人,坐营中军官二人,守备二十九人。14
  又载:“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一员。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始遣佥都御位巡抚宣大。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宣府、大同各设巡抚,遣尚书石璞总理军务。成化、弘治年间,有警则遣。正德八年(公元l513年)设总制。嘉靖初,兼辖偏、保。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去偏、保,定设总督宣大、山西等处衔。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令防秋日驻宣府。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移驻怀来。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移驻阳和。”15
  关于大同镇所辖兵马额数及银响支予情况,据隆庆三年霍冀《九边图说》载:
  “本镇原额马步官军十三万五千七百七十八员名,除节年逃故外,实在官军八万三千八百一十五员名。原额马五万一千六百五十四匹,除节年倒失外,实在马二万三千一百七十七匹。”
  “本镇年例主兵银二十六万九千六百三十八两,客兵预发。钦置银八万两,添发银六万两。”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台湾洪氏出版社1981年本,卷44。
  2.《大同县志》,清道光十年刻本,卷5,第1页。
  3.《明史·太祖本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3,第52页。
  4.王士骑:《三云筹俎考》,卷3,第7页。
  5.《大同县志》,清道光十年刻本,卷6,第9页。
  6.《大同县志》,清道光十年刻本,卷15,第13页。
  7.《明史·余子俊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178,第4738页。
  8.9.10.《大同县志》,清道光十年刻本,卷6,第4—10页。
  11.《明史·兵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91,第2240页。
  12.《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辽宁人民出版社19B5年版,第544—545页。
  13.王士骑:《三云筹俎考》,卷3,险隘考总图。
  14.《明史·职官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76,第1868页。
  15.《明史·职官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73,第1773页。
  16.霍冀:《九边图说》,明隆庆三年刊本,第147页。

  << 上页 目录 下页 >>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199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