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县辖长城
右玉县位于山西省雁北地区西北,东与左云县相接,西与平鲁县相连,北隔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
右玉县明初为定边卫。据《明史·地理志》载:定边卫,“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二月置,属(山西)行都司。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二月徙治北直通州,直隶后军都督府,而卫城遂虚。七年(公元1409年)徙大同右卫来治。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又徙玉林卫来同治。”1
明代,右玉为经杀虎口通往塞外必经的重镇,其防御地位始终为明廷所重视。
长城由左云县二十边西北四华里处,出左云界入右玉县庄窝村界。
长城在右玉县辖境的基本走向是:由庄窝向西北经破虎堡至残虎堡关口,然后转西南方向经海拔一千六百六十六米的五台山至杀虎口。长城过杀虎口后,继续向西南行经二分关,过海拔一千七百四十七米花林山与海拔一千七百八十八米圣山抵大沙口。由大沙口继续向西南约五华里后,出右玉县境而入平鲁县界。长城在右玉县境内长度约一百六十华里。
左云县与右玉县交界处长城残毁严重,只存高不足米的一条碎石和土混杂的残基。长城由两县交界处至破虎堡段,由庄窝向西的黄土夯筑城墙,虽有不同程度残损,但整体较好,高约在三至五米不等。这段长城上高大坚固的黄土夯筑墩台多较好,里侧火路墩却残毁严重。
破虎堡原为破胡堡,据《三云筹俎考》载,堡为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土筑,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砖包,堡城周二里,高三丈八尺,城向南开有一门。明时驻守备,分守长城十四里,边墩十七座,火路墩五座。2破虎堡城包砖早已被拆毁,黄土夯筑墙尚残存,城南砖砌券拱城门亦存。门额上有一方字迹不清的石匾,门洞内东侧墙壁上嵌有一方字迹不可辨的石碑。
长城由破虎堡至二三墩村,有高二至四米连贯的黄土夯筑长城,夯土墩台多较好。由二三墩向南过邢家口有马堡。马堡为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土筑,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石包,城周一里一分五,高三丈五尺。明时设操守,分守长城十四里,边墩十五座,火路墩四座。嘉靖年间,蒙古兵曾攻陷此堡,抢掠一空。今堡城砌石已被拆毁,只残存夯土城墙。
长城由二三墩绕海拔一千七百六十七米的马头山东北侧而过,转西至残虎堡口。这段黄土夯筑城墙虽有残圮,但基本连贯,保存较好,存高约四米左右。残虎堡原为残胡堡,在关口南五里。据《三云筹俎考》载:堡为嘉靖二十三年土筑,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石包,堡城周一里六分。高三丈六尺。只向南开有一门。明时设操守,分守长城十五里,边墩二十四座,火路墩九座。3残虎堡砌石早已被人拆光,今只残存砖砌券拱南城门,及已残损的黄土夯筑城墙。
长城由残虎堡关口又向西约八华里,由十五沟村转西南,翻过海拔一千六百六十六米的五台山,过四台沟村至杀虎口。这段城墙从关口至十五沟东段残存土墙高三米左右,西段几乎已毁坏无存,只有一溜土筑墩台尚存。十五沟至四台沟段,土筑城墙坍塌严重,仅存一溜拱起的慢坡状。过四台沟后长城渐有所存,至杀虎口墙体高约三至五米不等。
杀虎口是明朝所筑外长城上的著名关隘之一。因明王朝数次对蒙古游牧民族的征伐,皆出此口,故名“杀胡口”。清康熙年间为缓和民族矛盾而改今名。杀虎口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在两山夹峙之中,有苍头河纵贯南北,形成约有三华里宽的河谷开阔地,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史学界有一种意见认为,杀虎口即为郦道元《水经注》所记叙的春秋、战国时之“参合陉”或“参合口”,但到目前为止尚缺乏具有说服力的佐证。
杀虎口关城,据《三云筹俎考》载,于嘉靖二十三年土筑,万历二年砖包,城周二里,高三丈五尺,城仅向南开有一门。杀虎口明时设守备,分守长城二十四里四分,边墩二十八座,火路墩六座。4今关城砌砖已多被拆走,仅砖砌券拱城南门残存,门额上原有石匾一方,今已无。城门墙上镌有精美的砖雕图案。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又于近关处新筑平集堡。平集堡与杀虎堡城周、城高均相同,新旧堡之间设有马市,供长城内外的边民进行物资交流。又于两堡之间筑墙连接,左右开门,东、西、南、北四通,周围共计三里,两堡间形成唇齿相依,犄角互援之势。
杀虎口也是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主要突破口。这里曾发生过很多激战。从“杀胡口”这杀气腾腾的名称,可以看出当时由统治集团挑起的民族仇视到了何等地步。明王朝依仗着中原的富庶,曾企图切断中原与蒙古族地区的经济联系,以此作为驾驭蒙古族的手段。这种破坏蒙、汉人民友好关系的政策,遭到长城内外蒙、汉人民的强烈抵制。他们不顾封建统治禁绝蒙汉联系的一切法令,在相毗连的地区不断地进行私市贸易。隆庆年间,明廷在高拱、张居正等主政期间,政变了对蒙古族实行严厉经济封锁的政策。先在大同、宣府、山西三镇,后又增陕西、宁夏二镇的长城附近开设贸易场所进行互市,杀虎口即为其中之一。
杀虎口东南二十华里,为右玉城。右玉城初建于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设大同右卫时,右玉城才完全修成。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重修右玉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砖包城墙。城墙周围九里八分,原有四个城门,东为和阳门,南为永宁门,西为武定门,北为镇朔门。城门外皆有瓮城。
由杀虎口向西南,长城跨苍头河。苍头河,明时为兔毛河,当时在河床之上建有桥式跨河城墙。桥式墙上设有敌楼,桥上有九个泄水门,当地称为九龙洞,今已毁。只河西岸残存条石墩座高三米左右。
长城过苍头河向西南,有一华里之距已无墙迹。长城经二十五湾村至二分关段,虽有遗址,但土墙多残无墙样,只有零星几段存有高二米左右的夯土墙。二分关处有一宽阔河床,过河后始有夯土残墙直奔海拔一千七百四十七米的花林山。
长城在花林山有一四华里左右的分支,同主体城墙并行,相交于海拔一千七百八十八米圣山北的十三边。两条重墙皆黄土夯筑,大部分残圮。长城由十三边继续向西南,至云石堡段,沟谷纵横,地势起伏较大,长城多为黄土夯筑,圮残严重,有些地段只略剩痕迹。出十三边后不远的一条沟口两侧山坡之上,南北相对,立有两块石碑。北侧碑高二点一五米,宽零点八七米,厚零点二五米,阴刻楷书“大同中路分属西界”竖写大字。大字左侧有一行竖写小字为:“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季秋吉日立。”南侧石碑与北侧规模相同,但碑上因风化字多不清,只可辨“威……分属东界”,小字为“万历……”。据大同镇分路镇守情况可断,其大字应为:“大同威远路分属东界”小字为“万历三十七年秋吉日立。”这是目前发现万里长城上仅存的两块长城分界碑。
过这条有分界碑的山沟后,在长城里侧囗碓沟村南一山坡上,有一座已废弃的夯土城堡。此城堡尚较好,据其位置看应为云石旧堡。
《三云筹俎考》载,云石旧堡为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土筑,后因山高无水,防守为难,且离边太远,不便防守,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建云石新堡。新堡周一里七分,高四丈,明时设守备,分守长城十里,边墩二十二座,火路墩十七座。5云石新堡今为一村庄,城堡包砖早被拆毁,仅存夯土墙。长城由云石经大沙口继续向南偏西,出右玉县境而入平鲁县界,这段长城圮坍十分严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明史·地理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41,第971页。
2.《三云筹俎考·险隘考》,卷3,第46、42页。
3.《三云筹俎考·险隘考》,卷3,第47、43页。
4.《三云筹俎考·险隘考》,卷3,第44页。
5.《三云筹俎考·险隘考》,卷3,第52、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