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小站提醒旅行者和背包客:长城的存在,源于您我的爱护!
孙立华 退休干部,齐长城考察队负责人之一,《齐长城》一书第一副主编。中国长城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10. 齐长城修建年代的探讨
齐长城是先秦时期齐国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长城。这座宏伟建筑起自古济水岸边,止于黄海之滨,全长1237.8华里。粗略计算整个工程土石方量约为4000万立方米。根据史料推断,如此浩大的工程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修建的时间长达二百余年。学术界按其修建年代的先后分为三段,即最先修筑了古济水至泰山的西段,其次是穆陵关至黄海的东段,最后修筑了泰山至穆陵关的中段。而对于具体修建时间则众说不一,颇有争论。
一是春秋初期说。引用《管子·轻重丁》“阴雍长城之地”和“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之记载,证明齐长城已存在于齐桓公时。然而,对《管子》一书,史学家多认为不是出于管仲之手,而是成书于战国时期,其中所论不足全信。然诸子所记,不会是空穴来风,应是春秋史事。以此推断,齐长城当始建于公元前七世纪。
二是春秋中期说。系以《羌钟》铭文所作年代推断。洛阳太仓古墓出土的《羌钟》
61字的铭文中,有“入城。先会于平阴。”之句。句中“城”即齐长城为史学家们的共识。吴其昌、唐兰、刘节、徐仲舒等史学家断铭文作于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或周灵王二十三年(前549年)。编钟记载史实,据此,齐长城必先于此钟而始建于春秋中期以前。
三是战国初年说。亦以《羌钟》铭文为根据。郭沫若著《羌钟铭考释》等考为铭文所载,为周安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80年)或周烈王二十二年(前404年)之史实。此为据,则齐长城早于战国初年。
四是起建于齐威王初年说。《竹书纪年》云:“梁惠成王二十年,齐筑防以为长城”。于周显王十八年(公元前351年)。
五是起于齐宣王之时说。系根据《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有余里。”之记载。齐宣王公元前319年至前301年在位。
在此,笔者根据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结合实地考察情况,试论齐长城的修建年代,敬请方家指教。
在推断齐长城修建年代时,不仅要依据诸侯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形势,而且要充分考虑当时作战方式与地形条件。春秋至战国中期以前的作战方式,以车战为主,步兵配合,每辆战车50至75人,双方正面列成方阵,交战时战车前冲,相互厮杀,车阵一乱,很难重新排列,因此很快就决定战争胜负。战国中后期开始,作战方式有了很大变化,步骑兵作用凸现,车兵作用降为次要地位,步骑兵机动性较大,丘岭地带容易突破。
一. 济水至泰山西段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是东方大国,其疆域随政治军事形势变化而时有变迁。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桓公小白登位,在管仲辅佐下,励精图治,国富兵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继周釐王元年(齐桓公五年,前681年)齐、宋、陈、蔡、邾盟于北杏,齐、鲁盟于柯,齐灭遂之后,又于周釐王二年、三年(齐桓公六年、七年,前680、前679年)齐、宋、陈、卫、郑连续两年会盟于鄄,齐桓公被推为盟主,始成春秋五霸之首。
齐国疆域,“南至于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河,东至于纪、酅”(《国语·齐语》)。国土处于泰沂山脉以北,北临渤海和黄河的平原地带,西有济水,三面天险,唯东邻不具威胁的小国。从地形看,位于济水与泰山之间的齐国西南疆域,多为海拔500米以下山区及丘陵地带,只有三条南北峡谷通道。一是济水东至长山岭间宽2公里余的平阴地峡(现有220国道在此通过);二是长清南境与肥城边界五道岭双山至杨家山间宽约3公里的矮丘地带,其间有两座海拔200米山丘,(现为济南至兖州省道在此通过);三是长清东南境与泰安接界处宽约1.5公里的界首谷地(现京沪铁路、104国道和京福高速公路通过此处)。这三处通道,南可通往鲁、曹、宋、藤、邾、楚,西可通卫、晋、郑、周等国,成为齐国与中原诸国交往的重要通道。另一方面,在诸侯兼并中,这里又恰恰也是鲁国和晋、楚等中原诸国进攻齐国的要冲之地。故此,齐国首先在济水与泰山之间的西南边境筑长城,并建造防门、大石关和长城铺等重要关隘重点防御是理所当然。
学术界的另一个共识是齐长城系由障水的堤坝演变而来。
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发源于今河南郑州西的荥阳。据《汉书·地理志》、《水经》记载,济水自今荥阳市北分黄河东出,流经原阳南、封丘北,至山东定陶西,折东北注入巨野泽,又自泽北出经梁山东,至东阿旧治(今平阴县东阿镇)西,(河对岸为现东阿县鱼山)自此以下至济南市北泺口,略同今黄河河道,自泺口以下至海,略同今小清河河道。
另据考,战国或战国以前时期,黄河自今河南武陟流经浚县、河北平乡、深县、静海、天津一带入海。
齐国西部地势低洼,河流纵横,时有水灾,由上述考证可知,该区域水害主要来自济水。正因为济水常闹水患,流域诸国各自筑坝挡水,引起河道变动,为害他国而引起纠纷。所以,公元前651年九月齐、鲁、宋、卫、郑、许、曹诸国再次会盟于宋地葵丘,齐桓公在会上宣布周襄王禁令中就有各国间不要阻塞河道的命令。齐国西南重镇平阴邑(今长清孝里镇东障村)西临的济水正处在今平阴县东阿镇与鱼山之间古济水拐弯处的下游,这一带常闹水患,造成“齐西水潦而民饥”(《管子·轻重篇》桓公语)。春秋时期,齐国在济水东岸修筑防水的堤坝,称之为“防”。随着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发现堤防不仅可障水,而且可以用来阻挡敌人的入侵,于是将原有堤防加固加高、增修延长,称之为“巨防”、“鉅防”。并于堤防上设一便于通行的豁口是为“防门”。防门外掘壕引济水入内,以加强其防御功能。《竹书纪年》称“齐筑防以为长城”,《战国策·秦策一》称“长城钜防”,《史记·楚世家》称“还盖长城以为防”,都说明“长城”由“防”发展而来,初时“防”即后来的“城”。
《左传·襄公十八年》记载:“冬,十月,会于鲁济,寻溴梁之言,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晋之十二国联军压境,齐灵公亲自坐镇平阴指挥抵御,拒晋军于防门之外,久攻不下。此时的防门决不会是孤立的“门”,而应该是两侧有坚固的“钜防”(长城城墙)。这段史实证明,西端齐长城防线,春秋中期已建成,并在公元前555年就已经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 五莲山至黄海东段长城
《管子·戒》:“(齐)桓公将东游,问于管仲曰:‘我游犹东由转斛,南至琅琊。’”
《孟子·梁惠王下》:“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琊。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
《左传·哀公一○年》(公元前485年):“徐承率舟师自海入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吴国以强大的舟师从长江口出发海上进攻齐国,被以逸待劳的齐国驻琅琊水军击败。
齐桓公、齐景公沿海南游琅琊以及齐吴琅琊海战,说明公元前485年以前琅琊为齐地。而实地情况是,齐长城建在琅琊以北35公里的大顶山、徐山处,为何不修建在重镇琅琊?可见滨海一带齐长城此时尚未建造。
春秋末到战国初期,是各诸侯国攻战兼并更为剧烈的时期。公元前485年吴国乘齐国内乱之际兵分两路北上攻齐,吴王夫差在鲁、郯、邾国配合下率军从陆路攻至齐地艾陵。次年吴、越、鲁三国联军又与齐国大战于艾陵,齐军惨败。吴屡败齐师,称霸一时。
公元前473年越灭吴,继而勾践率兵北渡淮河,会齐、晋诸侯于齐地徐州。越人致贡,周元王赐勾践胙,命为伯。“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又《吴越春秋》云:越王勾践“二十五年丙午,越王既已诛忠臣霸于关东,从琅琊起观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是为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动用战船300艘,敢死队8000人,由会稽遵海徙都琅琊。遂号令秦、晋、齐、楚,以尊辅周室。成为春秋末“五分天下”的强国之一。
杞国,周封小国,原封地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春秋之前迁入今山东境內。先定居于今新泰地区,因受鲁国侵伐,东迁至今诸城附近建国。后又不堪莒国侵伐,再迁往今安丘东北。公元前647年,为加强对杞国的控制,齐桓公让杞武公迁都到缘陵(今昌乐南70里)。楚国为了向东方扩张,于楚惠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45年)出兵越过鲁、莒两国消灭了齐国东侧的小国杞国。但不易长守,其后地归齐属。于是,齐国东南境与越、莒为邻。
春秋晚期,吴、越先后以强大的势力相继向北扩张,占领齐国城邑琅琊及东南部大片土地,对齐国的安全构成很大威胁。此时齐国在东南部与越国接壤地区修筑军事防御工程齐长城,势在必行。
从地理地貌分析,山东东南部处于胶东丘岭地南端的五莲山脉,马耳山为五莲山脉北部最高峰。琅琊、日照一带向北有三条通道:一是马耳山余脉望海楼、黑溜顶东側有一条宽约1公里的河谷,潍水支流倒漾河北流,吉利河支流友谊河南流。这里有一条自古称为“南北大道”的通道,现在为日照至诸城公路。从该处以东至胶南的月季山、铁橛山之间30公里左右系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地带。二是月季山余脉背儿山以东,小珠山余脉陡楼(山)以西,有宽约11公里海拔140米至240米的丘岭地段,此处南距琅琊仅30公里左右。现在胶州至胶南公路在此通过。三是小珠山余脉大顶山东距黄海岸边4公里的平坦地段是琅琊向北通往胶州最便捷最平坦的通道,南距琅琊35公里。
实地考察证实,齐长城正是建筑在上述马耳山、寨山、黑溜顶、黄牛山、磊石山、月季山、背儿山、曹城山、黄山、陡楼、小珠山、大顶山、徐山东至黄海之滨这条“长城岭”的山颠岭脊上。越国别都琅琊百余年,区区30公里左右路程,越国为何安分守己没有突破该地向北扩张呢?唯一的解释是坚不可摧的齐长城防线此时已经存在。此推断若成立,则五莲山脉至黄海段百余公里齐长城及重要关隘应为春秋晚期所建造。主要起防御吴、越或莒等国之作用。
三. 沂山至马耳山段长城
莒国,春秋时山东境内周封诸侯国之一,都邑居莒,即今莒县。原疆域有介根(今高密境内),密(今昌邑境内),渠邱、防、寿餘(今安丘境),且于、寿舒、蒲侯氏、大厖、常仪靡(今莒县境),兹(今诸城境),纪鄣(今江苏赣榆境),郠(今沂水境)。至春秋末期莒国东、南邻越国,北邻齐,西邻鲁,西南邻楚,被夹于强国之间,不断受到入侵,疆域日削。《墨子·非攻》云:“东方有莒之国者,其为国甚小,间于大国之间,不敬事於大,大国亦弗之从而受利,是以东者越人夹削其壤地,西者齐人兼而有之”。可知春秋末期齐越两国瓜分了莒国西北部、北部和东部大片国土,其疆域大大缩小,实力已衰。
楚国,初为南方大国,致力于北图东扩,涿鹿中原,在春秋诸侯兼并中,楚国共吞并多达42国,成为五霸之一。公元前447年灭蔡,前445年灭杞,莒国也终于在公元前431年被楚国灭亡,莒之地全归楚有。滕和郯两个小国,分别在公元前414年和前413年被越国所灭。此时,齐国南邻为越、楚、鲁三国。其中越、鲁势力日衰,楚国最强,成为齐国南部最大的威胁。
就地势而言,沂山与五莲山之间,是山东省胶东丘岭地与鲁中南山地分割带,地势平缓。其中,沂山与太平山之间的大岘山,海拔300米左右,但与南侧马站及北侧大关的相对高差仅70米左右,易于受车、步、骑兵的攻击。五莲山系的分流山、坤山以西,沂水、诸城、莒县三地边界处的杨挺山、三楞山以东为宽约30公里丘陵地带,其中五莲、枳沟等地地势平坦,水系发达,这里是潍水、沭水的发源地带,潍河水系向北流入渤海,沭河和沂河向南流入长江。此处是鲁东南通往诸城、安丘乃至齐都临淄的便捷广阔之地,作战时战车和辎重最易于通过的地方,成为齐国通往南方诸国的主要通道,也是楚、越、鲁进攻齐国腹地的坦途。面对南部强势之敌,在该地段修筑长城以防御楚、越、鲁国的侵犯,保卫其国土安全,把好齐都临淄南大门,对齐国生死攸关。因此,齐国在此重点设防,不仅筑有两道城墙,更有穆陵关和大关雄峙南北。
实地考察证实,齐长城正是由沂山东行,在脖根腿南山分为南北两条,又在三楞山会合后向东南行,历经莒县北部、诸城西南部到达五莲北部的坤山、分流山。这段长城当地称为“长城岭”。详情请参阅笔者前文《发现了齐长城的三条复线》中有关内容。
四. 泰山至沂山段长城
战国中期,齐威王任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师,任贤纳谏,改革政治,国力复兴,遂以武力向外扩张,围魏救赵,会徐州而相王。威王之后继有齐宣王图强,北伐西征。史称威、宣时“齐最强于诸侯” ,威震关东,号令天下。
战国中后期,楚国势力继续向东扩张。楚威王兴兵伐越,杀越王无强,尽取越地,“北破齐于徐州”。继而楚怀王灭越(公元前306年),顷襄王取齐之淮北(前284年),原来的宋国地盘尽归于楚,滕州以南被楚侵占。最后,于公元前249年鲁国也被楚国灭亡。至此,今之山东省鲁南、鲁西南地区全归楚国所有。齐国南部与楚国接界。
《水经·汶水注》引《竹书纪年》云:“梁惠成王二十年,齐筑防以为长城。”按《史记·六国年表》是为周显王十八年(公元前351年)。
《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说:“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齐国南疆泰山至沂山段为天然屏障的泰沂山脉,南北分水岭,山东省海拔超过千米的四座山都在这一线上,成为齐鲁大地之脊梁。春秋和战国初期,车步兵作战,这里摆不开战场,也无法逾越这些崇山峻岭,当时不必急于在这里建造长城。因此,战国中后期,为抵御楚国的强大攻势,齐威王、齐宣王为保护齐国的强势,在某些山口修筑关隘,在一些可能遭到进犯之地筑城墙,阻挡骑步兵的进攻已是必然之举。至此,西起自济水,东至于黄海的军事巨防齐长城,连为整体,全线告成。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
济水至泰山西段长城,建于春秋中叶,由障水的堤防增修为长城,防御鲁、晋等中原国家。
五莲山脉到黄海东段长城,建于春秋晚期,主要防御吴、越或莒。
沂山至马耳山长城,建于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以防楚、越、鲁。
泰山至沂山段长城,建于战国中期,主要防楚。
[参考资料]
欢迎指正,欢迎投稿!! |